2011年7月4日 星期一

貝多芬

貝多芬





簡介

路德維希·范·貝多芬(德語: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是一位集古典主義大成的德意志古典音樂作曲家,也是一位鋼琴演奏家,貝多芬被尊稱為樂聖,與海頓,莫札特並稱為維也納古典樂派三大作曲家。貝多芬一生雖遭遇許多不幸,而最殘酷的,莫過於三十歲後就為耳疾所苦,最後終至兩耳全聾。但他並未為此而憂鬱過日,反而昂然挺立,以不屈不撓的精神,面對人生的每個挫折。因此我們常能感受到他的音樂具有人類真切的特性,很能扣人心弦,動人肺腑。他一共創作了9首編號交響曲、35首鋼琴奏鳴曲(其中後32首帶有編號)、10部小提琴奏鳴曲、16首弦樂四重奏、1部歌劇、2部彌撒等等。這些作品對音樂發展有著深遠影響。


生平


1770 年誕生於德國萊茵河畔波昂市的一個清寒家庭中 . 父親及祖父都曾是宮廷中的樂師 , 父親約翰是一位才華平庸的又愛酗酒的男高音手 , 母親瑪麗亞則是一位賢淑的女性 . 貝多芬從小極受在宮廷中擔任指揮的祖父寵愛 , 可惜好景不長 , 貝多芬三歲時祖父就與世長辭了。

        貝多芬的天份在三歲時被祖父發現 , 但這位仁慈有才華的祖父卻沒機會指導他 . 父親是酒鬼 , 脾氣暴燥 , 妄想要貝多芬成為 " 莫札特第二 " 以博取名聲及金錢 . 可想而知 , 童年的貝多芬是受盡虐待的 , 也因此貝多芬從小就特別孤僻。約翰有酗酒的習慣且脾氣暴躁,母親則體弱多病,這是日後作為長子的貝多芬必須挑起家庭重擔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正是因此,貝多芬愛母親遠勝於父親。貝多芬可能在5歲時患有中耳炎,但並沒有得到很好的治療,這可能為其日後的耳疾埋下禍根。

貝多芬很小就開始接受音樂訓練,啟蒙老師正是其父。6歲就能作曲的莫扎特無疑給貝多芬的父親立了一個榜樣。為了使自己的兒子貝多芬也成為一位神童,約翰很早就教貝多芬彈奏鋼琴。這樣的做法雖然使得貝多芬在8歲(1778年)時就能在科隆登台演出,11歲就在劇院樂隊演出,13歲就成為風琴師,並發表了3首奏鳴曲,但卻顯得揠苗助長。約翰有時甚至會在深夜將貝多芬從床上拉起,要他在朋友面前演示其音樂才能。貝多芬因此在上學時顯得注意力不夠集中。11歲的時候,他因父親財力不濟而被迫輟學,因此他在學校所學到的應該不會很多;而此時的貝多芬和其他11歲的孩子是沒有什麼差別的。

        貝多芬八歲時於科隆舉行演奏會 , 雖然獲得不少掌聲 , 但卻不如莫札特那樣轟動 .  十歲左右即成為宮廷樂師 , 由於約翰的音樂教育缺乏系統性,所以有同行說服了約翰,讓貝多芬另請高明以進一步發掘其潛能。1781年貝多芬跟隨樂隊指揮克裡斯蒂安·戈特洛寶·奈弗(Christian Gottlob Neefe)學習鋼琴和作曲,另外還跟弗蘭茲·安東·裡斯(Franz Anton Ries)學習小提琴,這些新老師的努力使得貝多芬開始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奈弗是一位好老師,他不但看出了貝多芬的優勢所在,也能察覺其弱點:缺乏自制力、修養和紀律。他要求貝多芬研習前輩的作品,如巴赫的《平均律鋼琴曲集》;再來是同時代音樂家的名篇,如莫札特的作品。1782年,奈弗發表了貝多芬的第一部作品《以戴斯勒先生一首進行曲為主題的羽管鍵琴變奏曲》(Variations pour le Clavecin sur une Marche de Mr. Dressler)。


雖然貝多芬在波恩受惠匪淺,但是該地的音樂資源無疑未能滿足他。1787年他決定帶著馬克思·弗蘭茲(約瑟夫二世的弟弟)的推薦信前往維也納,拜莫扎特為師。後來這兩位音樂家的交流不得不因為貝多芬母親的病危消息而中斷,貝多芬就此與莫扎特分別,日後就未曾再見過面。瑪麗亞的病情並未因貝多芬的歸來而有所改變;她的逝世,無疑將家庭整個託付給了路德維希。約翰的行為越發不近情理,致使路德維希向皇儲申請裁決取得兩個幼弟的撫養權,結果是約翰得從月薪中拿出一半供養子女。十六歲那年貝多芬失去了慈母 , 是生活上的一個轉折點 . 在接著的五年裡直到1792年12月18日臨終的那一刻,約翰一直未得到自己孩子和親友們的諒解與接納。為了養家,1788年到1792年貝多芬在奈弗的一支歌劇院樂隊裡作中提琴手,從而接觸到當時的歌劇作品。同年 , 貝多芬擔任白朗寧家的鋼琴老師 , 也與白家的大女兒有了一段沒有結果的初戀 . 十七歲前往維也納會見莫札特 , 被莫札特認為是日後的一顆新星  , 並從莫札特處學到一些作曲技巧 .

1789年5月14日貝多芬入讀波恩大學。受到教授歐洛吉奧·施內德(Eulogius Schneider)的影響,使他瞭解當時啟蒙運動和法國大革命的思想。這種影響,反映在貝多芬後來的作品中,特別是有著解放政治囚徒情節的《費德裡奧》裡面。1790年2月20日約瑟夫二世逝世,波恩讀書與休養協會準備在3月份舉行悼念,貝多芬在施內德的建議之下創作了一部《為約瑟夫二世逝世所作的悼念清唱劇》(WoO 87),這也是貝多芬第一部與政治沾上邊的作品。無人知曉這部清唱劇什麼時候完成,但是根據協會在3月17日的會議記錄,該劇並未如期上演。後來,貝多芬還為新皇帝利奧波德二世的登基寫了一部清唱劇:《為利奧波德二世登基而作的清唱劇》(WoO 88),這是一部身世更模糊的作品。它們不但在當時沒得到上演的機會,現在也是鮮難聽到(克裡斯蒂安·蒂勒曼在DG公司錄製了它們)。雖然如此,並不意味著它們沒有可道之處;相反地,這兩部早期作品其實已頗具大家風範。特別是「利奧波德清唱劇」裡那首長大的詠歎調,大提琴托著女高音的行文樣式,讓人倍感新鮮的同時還有一種脫俗的美。不久之後,奧地利作曲家海頓在從維也納到倫敦的旅程中兩次在波恩逗留,接觸到貝多芬,並對前一首清唱劇大加讚賞,海頓因此勸科隆大主教將貝多芬送到維也納深造。而貝多芬也沒有錯過這個機會,於1792年再度踏上前往維也納的行程。

11月10日,貝多芬抵達維也納。他用了三周時間整理安排自己的事務,之後正式到海頓處上課,直到海頓1794年去倫敦為止,超過一年。海頓此時已年老,時間又緊,加上貝多芬出名的倔強性格,所以貝多芬究竟在海頓底下學到多少,並不清楚。美籍印度天體物理學家錢德拉塞卡在他的《真理與美》一書中提到,貝多芬在師從海頓這段時期,已經開始意識到自己的能力,並有時現出挑戰的意味。因此在據說海頓強烈批評他的Op.1裡面的第三首c小調三重奏時(它正是貝多芬自己認為三首裡面最好的一首),貝多芬會認為這是妒嫉使然。但海頓可能並非詬病作品的質量,而是作品裡面的「大眾化」,就是一般的業餘演奏者也能對作品上手,而且其內容迎合了當時一般大眾的品味。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海頓的批評則體現了18世紀末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的衝突:音樂是否是專屬上層階級的奢侈品?貝多芬無疑正在努力打破這種貴族特權,夾在第二鋼琴協奏曲和第一交響曲的Op.20七重奏是一首優雅幽香的作品,貝多芬甚至「逼」出版商道:「快點將我的七重奏給這個世界吧,因為大眾正等著它。」海頓去倫敦後,貝多芬繼續他在維也納的深造,他得到約翰·申克(Johann Schenk)的指導,並且在約翰—格奧爾格·阿爾布雷希茨貝格(Johann-Georg Albrechtsberger)門下學習了一年的對位法。著名的薩列里也為貝多芬非正式地上過聲樂課。而阿羅伊斯·科斯打(Alois Forster)則教貝多芬弦樂四重奏。可以說,貝多芬在維也納不但學習到當時最先進的音樂理論,而且體會了前輩的音樂實踐經驗。他在此期間寫有三首鋼琴、小提琴和大提琴三重奏,作品1號、三首鋼琴奏鳴曲,作品2號、一首弦樂五重奏和兩首鋼琴和大提琴奏鳴曲

二十二歲時定居於維也納 , 在這之前他想拜師莫札特而不果 , 轉向海頓和阿布雷治白克學習作曲 . 海頓非常忙碌 , 並沒有多少時間可以教他 , 因此肯上進努力的貝多芬在有關社會上及音樂上的事都得靠自己摸索。初到維也納的兩年,貝多芬非常拮据,他住在一個地下室里。為了自己在音樂界立身,他不得不在服裝、樂器、傢具,還有社交方面花錢,例如,他的筆記本上記有這麼一筆個格羅申,為自己和海頓買咖啡」。他每花一個格羅申都要掂量一下。對此,有趣的是,人們在貝多芬身後發現一份未完成的迴旋曲隨想曲手稿,上面寫有標題「丟失一個格羅申的憤怒」,雖然上面的手跡並不是貝多芬的,也沒有證據顯示貝多芬同意給這首迴旋曲叫這個名字。迪亞貝利買下手稿並作了一些修改使之完整。錢銀問題只能靠他自己的音樂來解決。他在沙龍里舉行小型音樂會,能得到一些貴族的賞識,獲得一些生活品。貝多芬的贊助人有很多,其中包括卡爾·馮·里希諾夫斯基(Karl Alois Johann-Nepomuk Vinzenz, Fürst Lichnowsky),安德雷·拉祖莫夫斯基公爵(Count Andrey Razumovsky),伊斯特霍茲(Esterházy)和約瑟夫·羅伯克維茲王子(Prince Joseph Lobkowitz)。再後來,版權成為貝多芬的收入來源。他並不喜歡去當一名音樂老師,為貴族千金上課使他反感。但是他的確當過家教為人上鋼琴課,其學生中不乏有名的演奏家如特雷莎·布倫斯維克(Tereza Brunswik)和多羅蒂阿·維特曼(Dorothea Ertmann)

1795年他在維也納舉行了第一次音樂會,曲目是他於1794到1795年創作的《第二鋼琴協奏曲》(《第二鋼琴協奏曲》在時間上比第一號要早),由他本人演奏鋼琴。演出獲得了成功。這首鋼琴協奏曲,被普遍認為頗有「維也納味」。當時有人評論道,作為鋼琴家的貝多芬有著「火花、光彩、幻想還有深邃的情感。」這次音樂會,是貝多芬第一次向維也納展示自己。此時的貝多芬已經開始看到成功的光芒,他不但被邀請出席一些有名的慈善音樂會,而他1795年為維也納美術協會年度舞會所寫的《12首德國舞曲》,甚至比海頓一過即逝的同類型創作得到更多的青睞。即使是兩年之後,仍可聽到人們對它們的贊勵之聲,還被以鋼琴版本的形式刊出。就在這1795年,貝多芬向一位名叫馬達琳娜·維爾曼(Magdalena Willmann)的姑娘求婚,但後者拒絕了

1796年貝多芬的事業起升,他先後在布拉格和布達佩斯演出,途經紐倫堡、萊比錫和柏林等地,並創作了《大提琴奏鳴曲》Op.5和《鋼琴奏鳴曲》Op.2。但正是此時貝多芬出現了耳疾的先兆,他描述道:「耳朵里常聞低鳴和呼嘯」,後人還懷疑在1797年貝多芬曾得病,非常有可能成為其日後全聾的先著。但是,這並沒有讓貝多芬停下,他為其巡迴演出寫出了《C大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而在1799年,貝多芬發表了可能是他最早的最受歡迎作品之一:c小調《悲愴奏鳴曲》(Pathétique,即第8號鋼琴奏鳴曲)。作品是獻給貝多芬的朋友卡爾·馮·里希諾夫斯基親王(Carl von Lichnowsky)的。與後來的「熱情」和「月光」不同,這個「悲愴大奏鳴曲」(Grande Sonate Pathétique)名字是貝多芬自己命名的。奏鳴曲被認為是表現了貝多芬面臨耳疾的痛苦,準備承受命運所帶來的煎熬。與一般的奏鳴曲開章就是快板不同,「悲愴」先是有一段莊嚴緩慢的樂段,再進入快板。第二樂章徐緩甘美。而一年之後,他的第三鋼琴協奏曲,被認為是貝多芬對現代協奏曲有重要影響的四部協奏曲第一部(3、4、5鋼琴協奏曲和小提琴協奏曲)完成。鋼琴的比重增加,整部作品非常恢宏,同樣,作品仍是貝多芬非常擅長的c小調。但1800年最值得一提的作品,卻是《第5號小提琴奏鳴曲》「春天」。單從名字人們就可對音樂略感一二,但是這個春之名卻不是貝多芬的手筆,是後人因其幸福暖意洋溢,而加上去的。這種現象,日後還會在貝多芬的作品中出現。同年,他在1799年下筆的第一交響曲完成。這些早期的作品,都有著海頓莫扎特等人的古典主義風格:樂章內旋律的發展、樂章之間的鬆散關係、個人情感的隱藏等。但是在這之後的不久,貝多芬就邁出了自己的步伐。

而比《悲愴》高出半個音的《月光奏鳴曲》則出自1801年。這首以升C小調作為基調的作品,比起《悲愴》更顯示出了一種新的風格。它還有一降E大調的姐妹篇,貝多芬將這種奏鳴曲新類型命名為「幻想般的奏鳴曲」(「Sonata quasi una fantasia」)。作品是獻給貝多芬的鋼琴學生康泰斯·朱利葉塔·貴契阿迪(Comtesse Giulietta Guicciardi)的,但兩人之間可能不只是單純師生關係。甚至有人認為,她就是貝多芬那位「永恆的愛人」。而奏鳴曲的「月光」之名則是要等到貝多芬死後才有,這是因為德國詩人路德維希·萊爾什塔勃(Ludwig Rellstab)對它第一樂章做出了如此描述:「猶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閃爍的湖面上搖蕩的小舟一般。」這是來自詩人自己泛舟琉森湖之往事。那個廣為流傳的故事,即貝多芬為一盲女孩即興演奏,靈感忽至而成就了這首奏鳴曲,則為這首作品增添了幾分童話色彩。

莫札特去世後維也納的音樂領袖就首推海頓了 , 但貝多芬對海頓單調的作曲卻十分不以為然 . 他三十歲那年發表了第一首交響曲 , 這時的他已經有暫時性的耳聾了 . 三十三歲他完成 " 第三號英雄交響曲 " , 更是表現出貝多芬的獨特 . 維也納音樂界推崇他為莫札特的繼承人 , 備受歡迎 . 也有人認定從這首歌以後 , 浪漫派音樂就產生了 , 為音樂史上的新紀元。

1801年貝多芬著手創作清唱劇《基督在橄欖山上》(Christus am Ölberge)。雖然這部作品在1803年就首演了,但是貝多芬堅持對之修改,直到1811年才發表。貝多芬學者邁納德·所羅門斯(Maynard Solomons)認為,這部作品有貝多芬暗示自身生活態度的意味,「對自己的個人、音樂和意識進行深刻思辯」[32][33]。到了1802年,貝多芬原擬將自己的A大調第九號小提琴奏鳴曲獻給喬治·布里治濤爾(George Bridgetower),但是後者一次酒後狂言,得罪了貝多芬的一位朋友。貝多芬一怒之下,將奏鳴曲獻給了當時非常優秀的小提琴家魯道夫·克羅采(Rudolphe Kreutzer)。於是,這首奏鳴曲便被冠以「克羅采奏鳴曲」之名。而克羅采卻終身未演奏過此曲,還嫌曲子是不可演奏的。也是在這一年,貝多芬到維也納的修養地聖城(Heiligenstadt),意圖靠當地礦泉水浴,以治療自己日益嚴重的耳硬化症。

        剛開始時貝多芬立志做名鋼琴手 , 所以初期的作品以鋼琴曲較多 , 如今我們常常聽到的作品鋼琴奏鳴曲 " 悲愴 " 是他年輕時所寫 . 從這首曲子可以看到貝多芬所獨創的熱情火花及青春的甘苦 .   另外 "月光 " 鋼琴奏鳴曲 , 據說是獻給茱麗葉塔 . 桂察第小姐。

        成名後的貝多芬命運比他的前輩如海頓 , 莫札特要好得多 , 一方面受到貴族的保護 , 另一方面又享有創作上的自由。 貝多芬做為鋼琴家和作曲家都逐漸嶄露頭角 , 遠大的前途被眾人看好 . 但是 " 惡性耳疾 " 這個音樂家的致命傷卻使他頹喪 . 悲憤之餘曾留下一份著名的 " 海里金史塔持遺書 " , 這是在他死後才被發現的 . 他真的想自殺嗎 ? 實在煞費猜疑 . 總之 , 貝多芬並沒有自殺 ,   相反的 , 他回到維也納 , 首次舉行個人作品發表會 . 之後 , 他的作品更臻成熟充實 , 許多不朽的傑作也於此時相繼完成 . 例如小提琴奏鳴曲 " 克羅采 " , 第三號交響曲 " 英雄 " , 鋼琴奏鳴曲 " 華爾斯坦 " , 以及後來改名為 " 費得利 " 的歌劇 " 雷奧諾雷 " .......等。

18、19世紀之交,法國大革命震動著歐洲大陸,搖搖欲墜的神聖羅馬帝國更是因此而走向歷史的終點,德意志民族在等待統一的時機。此時登上歷史舞台的拿破崙,首先以維護共和、捍衛革命的面目出現,一時間成為很多青年心目中的「普羅米修斯」,是革命的代表和革命原理的傳播者。據說早在1798年,駐維也納的法國大使貝爾納多特將軍曾建議貝多芬為拿破崙寫上一曲。但貝多芬並未為之全力以赴,先在1802年(一說1800到1801年)創作了芭蕾舞音樂《普羅米修斯的創造》,有應和這種波拿巴熱的意味。但是編舞者維加諾卻讓貝多芬失望,普羅米修斯的英雄氣概在舞台上並未得到充分表現。於是,有共和、民主和自由追求的貝多芬就要用自己的雙手,告訴世人,甚至是拿破崙本人,他心目中的英雄是何等形象。而為此誕生的,正是《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這也是與之前海頓莫扎特式的作曲動機不同的,這不再是應某位有錢的侯爵,或為一個上流社會的小群體而寫的作品。貝多芬出自個人動機去寫它,獻給的是「永恆(的世界)」和「人類」。相比起以前,作品在大眾面前被奏響,而作曲者自己則退居幕後,而聽眾在《第三交響曲》中可聽到作曲家本人自己的心聲、願望、激情和世界觀,這也是音樂發展到當時,即使不是第一次,也是為數不多的第前幾次。綜上,也不難理解為什麼這部交響曲篇幅這麼長,達45分鐘左右,因為它裡面要包含比以往命題作曲更多的精神內涵。這部交響曲,是音樂史發展到當時為止所見的最宏大的器樂作品,不但是貝多芬自己創作史上的轉折點,更是交響曲發展史上的轉折點

這部《第三交響曲》完成於1804年,在它面前,《普羅米修斯的生民》更像是一次試手。舞劇音樂的終曲,一段快樂而又雄健的樂曲,貝多芬對之鐘愛有加,不但用它寫出了《降E大調英雄主題變奏曲》Op.35,還會將之放到《第三交響曲》的第四樂章中,可見「普羅米修斯」與《第三交響曲》之間樂思和政治理念的傳承。這部第三對他的意義非比尋常,而他自己則對這部投入了自己激情和理想的作品非常滿意。確實,也只有如此,貝多芬才有將之獻給法蘭西第一國民議會,甚至是拿破崙的心理基礎。


英雄交響曲總譜封面,可見貝多芬修改的字跡。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藏。
但接下來發生的事,卻是出乎了貝多芬的想像。 1804年5月,法蘭西第一帝國成立,這無疑是拿破崙稱帝的先兆,而稱帝的儀式在12月2日巴黎聖母院舉行。對貝多芬來說,這不單單是共和制被帝制取代,而是拿破崙背叛了革命。於是,指揮家費迪南·里斯(Ferdinand Ries)講述了一個可能有所誇張故事,貝多芬撕去了《第三交響曲》上寫有獻給拿破崙的扉頁。目前人們可在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看到貝多芬1804年8月的親筆手稿,原來的「Sinfonia grande/intitolata Bonaparte」(為波拿巴而作的大交響曲)被劃去,取而代之的是模糊的鉛筆字跡「Geschrieben auf Bonaparte」(以波拿巴為題材而作)。交響曲中「英雄」一名,來得有點含糊。1804年8月26日貝多芬在寫往出版商的信中提到,交響曲的標題為《波拿巴》。但它在1806年第一次出版時,就已經被冠上「《英雄交響曲》 為紀念一位偉人而作」的標題。就是說,這首交響曲更多的是獻給一位理想化的人物,他會為人類的解放而戰。當時的貝多芬不論對拿破崙有多反感,後來肯定有所緩和,在1809年一次拿破崙原定出席的音樂會上,貝多芬指揮了這首交響曲。而且他還考慮將自己的《C大調彌撒曲》獻給拿破崙。當1821年拿破崙逝世時,貝多芬對此說道:「我早已為此變故寫好了合適的音樂。
作品的首演在1805年。《第三交響曲》是貝多芬進入個性創作期後的作品,閃爍著貝多芬的意志,有告別海頓莫扎特曲風之勢。音樂發展帶有強烈的戲劇衝突,四個樂章之間出現了內在的聯繫而構成整體,這是以往兩首交響曲中未有見到的。

《費德里奧》
1802年,貝多芬受到經營維也納兩個大歌劇院的布勞溫男爵的委託,去創作一部歌劇。腳本由法國劇作家布依提供。這就是《萊奧諾拉》Op.72,但是他並沒想到,這部歌劇會如此要他翻稿數次,付上這麼多的心神疲累,而且成為他作曲譜上的唯一。歌劇第一稿完成於第三交響曲完成後的1805年,分為三幕。歌劇講述的是一位婦人為救身陷囹圄的丈夫而化身假扮成獄卒助手,在監獄裡打聽丈夫下落,並最終救出了他。這正是18、19世紀之交非常流行的題材。
1805年法軍開進維也納,歌劇首演,但是可惜演出非常失敗,第三天就被迫停演。貝多芬只能不斷去修改。1806年,歌劇被壓縮為2幕,雖立刻被撤銷停演,但報界的評論變得溫和了些,並把失敗歸咎於腳本。直到1814年5月26日第四次公演,歌劇才獲得成功。反觀第一稿和最終稿,不但幕數改變了。一些曲目的順序也做出了調整,例如終稿裡第一首二重唱最初是被放在馬澤琳的詠嘆調之後的。一些曲目也被刪除了。而且貝多芬寫了不下4首序曲,第四首簡短的費德里奧序曲最終被選作歌劇前奏。其餘三首被命名為萊奧諾拉序曲1、2和3號。第一首從沒被用上,後來作為Op.138號出版。第三號則被馬勒用在第二幕終場前,以贏得時間去轉換布景。非但序曲,歌曲里所有的東西幾乎都被重寫。例如第二幕弗洛倫斯坦的宣序調和詠嘆調被修改達18次之多。
相比起康塔塔,彌撒等單純頌唱福音的體裁,貝多芬在這部歌劇中可以說能直白很多。歌劇的題材已經帶有很清楚的民主自由意向,特別是其中的《囚徒的合唱》「噢!自由啊,自由,你會回來嗎?」,緊接著卻是一位囚徒的警告「小聲點,控制一下自己,我們是時刻有耳目監視的啊!」第二幕被認為完全是歌頌萊奧諾拉的英雄氣概和大革命的偉大人道主義。其終場,實在可堪比《第九交響曲》的第四樂章,兩者都是以合唱高歌的形式表達了喜悅感恩之心。而在《費德里奧》之後,貝多芬可能再也找不到合適的題材,而沒寫上第二部歌劇

自1804年起,貝多芬的創作進入了旺盛期,伴隨著《第三交響曲》的《華倫斯坦奏鳴曲》和《熱情奏鳴曲》都是他鋼琴奏鳴曲體裁中的名作。《熱情奏鳴曲》氣勢十分磅礴,而《英雄交響曲》則餘波未了,貝多芬本來打算以一首c小調交響曲為其續音。但當他完成了第一樂章後,就先停下了。1806年貝多芬做客里希諾夫斯基親王(Prince Lichnowsky)的格拉茲夏宮,認識了奧佩爾斯道夫(Franz von Oppersdorff)伯爵。伯爵要組建一支樂隊,因此委託貝多芬為他寫一首樂曲。貝多芬在當年9、10月間完成了這首陽光明媚的《第四交響曲》。這部夾在兩首莊嚴雄偉詩篇之間的交響曲,被舒曼形容為:「在兩位挪威巨人之間的苗條希臘少女。」在早先的5月,貝多芬和特雷莎·德·勃朗斯維克訂婚。此時安寧和愉快的心境卻在《第四交響曲》中留下了蹤影。可惜在1810年5月,貝多芬放棄了與特雷莎結合的一切希望。
與《第三號交響曲》有《三重協奏曲》(雖然《三重協奏曲》Op.56的作品號緊接著《英雄交響曲》Op.55,但是前者是到了1814年才被創作的。)跟上一樣,而緊隨這首暖意綿綿的《第四號交響曲》則是貝多芬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這首協奏曲被認為是三大小提琴協奏曲之一,也是貝多芬唯一的一首小提琴協奏曲。它是為維也納劇院第一小提琴手弗蘭茲·克萊門特而作的。曲風甜美,到了1808年,貝多芬接受了鋼琴家克萊曼蒂的建議,將小提琴協奏曲的小提琴獨奏部分改為鋼琴後出版。而1806年出現的3部拉祖莫夫斯基弦樂四重奏可能是貝多芬在弦樂四重奏這個範疇裡面最有名的作品,即使在今天,其風采也不減當年。四重奏是獻給俄羅斯大使的。這些作品都很有交響曲的特質。值得注意的是,當時貝多芬已能正視自己耳聾這個事實,並且在自己的音樂創作事業面前極力將這個不利因素排除在外。

1808年12月22日,在維也納河劇院(Theater-an-der-Wien)里的聽眾經歷了一場意義非常的音樂會。音樂會長達4小時,曲目全部是貝多芬的作品:開場先是F大調《第六交響曲》(田園),再是C大調彌撒裡面的詠嘆調,然後是《第四號鋼琴協奏曲》,緊接著是《c小調第五交響曲》,還有《合唱幻想曲》。且不論當晚首演的質量如何不盡人意,這裡上演的幾首曲目都是貝多芬曲譜里有分量的作品。好幾部作品在同一晚上首演是貝多芬多管齊下的創作習慣造成。兩首交響曲都是獻給約瑟夫·羅伯克維茲王子(Prince Joseph Lobkowitz)和安德雷·拉祖莫夫斯基公爵(Count Andrey Razumovsky)的。評論家在當晚聽過《第五交響曲》之後,並沒做太多的評論。交響曲的主導c小調再一次在貝多芬手下表現了強烈的情感掙扎,其強大的張力和綿密不透風的緊張節奏,讓人想起貝多芬在1807年為科林改編自莎士比亞同名歌劇而創作的的暴風驟雨式的《科里奧蘭》序曲。整部交響曲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統一,前三個樂章壓抑,到了第四樂章方見光明。第一樂章的前八個音符是如此引人注目。據說貝多芬曾說過,那是「命運的敲門聲」。交響曲「命運」之名由此而來。而自此之後,前四個音符幾乎成了貝多芬的代名詞。凝練簡湊而又嚴峻凌厲,頗有概括貝多芬本人性格經歷的含義。《命運交響曲》非常清晰明確地促使聽眾置身處地的去感受作曲者本人的情緒心境,這種互動,之前海頓莫扎特都沒做到的。

1809年貝多芬給了世人最後一首編號的鋼琴協奏曲,第五號《皇帝》。該協奏曲在出版時只標明了「大型協奏曲」,而「皇帝」一名可能是出自協奏曲宏大輝煌的結構色彩,而為協奏曲之首。協奏曲與當時流行的軍隊協奏曲不無聯繫。催人向上的第一樂章,柔情款款的第二樂章加上富麗流暢的終樂章,使之成為唱片時代演奏家爭相灌錄的名曲。也是在同一年,歌德的劇作《艾格蒙特》上演,承擔演出的維也納柏格劇院委託貝多芬為之配樂。貝多芬為之寫了9段配樂。其中的序曲最有名。目前人們認為那首甜蜜的《給愛麗絲》是1808,或者1810年誕生的作品。對於這首鋼琴曲,有一個可能的解釋,就是當時貝多芬著情於自己的學生,年僅18歲的特雷莎·馬爾法蒂(Therese Malfatti),他將馬爾法蒂對他的尊重和愛戴視為愛情,而且認為這段「婚姻」十拿九穩,便寫信給好友韋格勒(Wegeler),向後者幫忙申請得到自己在波恩的出生證明。可惜,貝多芬這一夢想永未成真。他打算在一次由馬爾法蒂父親舉辦的宴會上向女方求婚,而且將寫好的一部小曲(Bagatelle)帶上,準備即席題獻。可是在宴會上的貝多芬喝醉了,不但忘了求婚,而且字跡潦草地在封面上寫上「Für Therese」。當人們在馬爾法蒂身後發現這部小曲的手稿時,便誤認為上面寫的是「Für Elise」(即《給愛麗絲》)

1812年夏貝多芬出外修養,在6月底離開維也納,經在布拉格短暫逗留後7月5日去到特普利斯(Teplice),並會見了歌德。但其實這次出行,貝多芬是打算去見見同樣是要外出到溫泉小鎮(Karlsbad)度假的弗朗茲·布倫塔諾一家的。在布拉格里貝多芬尋對方不遇。而當貝多芬到了特普利斯後,寫了一封神秘的信,信的開頭是:「我的天使,我的一切,我的我」,收信人是「永恆的愛人」(unsterbliche Geliebte)。信中維特式的語言充滿熱情,表達願意與對方結合,但同時也流露出不強求的語氣。裡面提到相互的忠誠和分離的痛苦。這封信是如此難以觸摸,這位「永恆的愛人」是誰,曾經引起爭議。目前基本上以邁納德·所羅門斯的研究作為此謎的最終解,他細查了信上一切出現的地址日期,確定收信地離特普利斯不出兩日路程,再加上貝多芬簡收信地名為「K」(正是Karlsbad的首字母),所以Karlsbad成為唯一候選地。而這位「愛人」的稱呼又以「A」或「T」開頭,這正好跟Antonie(Toni) Brentano相符。所以這位「愛人」非常可能是安東尼婭,但她已與法蘭克福商人弗朗茲·布倫塔諾成婚。安東尼婭很崇拜貝多芬,但是人們沒理由相信,兩者會發生戀情。而且,該信是否被寄出過並不清楚。該信也有可能是一種強烈願望的紙筆化。

威靈頓公爵在1813年6月21日在西班牙擊敗法軍,並最終將法國勢力趕出西班牙。而當時發明了節拍機的約翰·奈波穆克·梅爾澤斯(Johann Nepomuk Mälzels, 1772-1838)發明了一種新的樂器,叫Panharmonicon。貝多芬於是便將兩者聯繫起來,為這種樂器創作了一部名為《戰爭交響曲》的作品,又名《威靈頓的勝利》。但梅爾斯則同時勸貝多芬將作品改編為管弦樂,與《第七交響曲》在1813年12月8日一次慈善音樂會上首演,獲得了很大成功。作品的編製龐大,而在當日,樂隊中竟見薩列里之名。音樂會四天之後再上,總共為戰爭難民籌得4000古爾登。與柴科夫斯基的1812序曲一樣,現代唱片製作這首戰爭交響曲時都會為之加入槍炮背景音。 《戰爭交響曲》在今天被音樂學者公認是貝多芬最爛的作品,也是貝多芬生前最有名的作品。
《第七交響曲》在首演當時,不論是聽眾還是貝多芬本人,都認為只是其《戰爭交響曲》的陪襯。但是這部交響曲卻正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和興趣。而且以唱片錄製的數量和對之演繹的多樣性來看,遠遠勝於《戰爭交響曲》。華格納稱之為「舞蹈的神化」,指的是交響曲的四個樂章都充滿了節奏強烈的律動。稍晚一點完成的《第八交響曲》則是一首短小可愛的作品,被人稱作「小交響曲」,其風貌又讓人回想起古典維也納樂派。於交響曲首演當年出生的華格納則努力使之恢復到作為《第七交響曲》姊妹篇應有的地位。柏遼茲還稱第二樂章「既找不到範本,也找不到副本,是天掉下來的。」

1815年11月15日,其弟卡斯帕去世,貝多芬開始與弟媳約翰娜(Johanna)進行曠日持久的訴訟,為的是爭奪侄子卡爾的監護權。到了1820年,貝多芬勝訴。但是這對叔侄關係並不理想。一方面,一直單身的貝多芬,在維也納曾遷居63次,自己生活不固定的他,最後也被證明不是一個及格的導師


早在1817年,倫敦愛樂協會委託貝多芬為之創作兩首交響曲,並前往指揮。他雖然回信答應1818年1月會完成,但是貝多芬不同意協會開出的條款,計劃因此落空。但是這份委託卻把他重新拉回到交響樂的創作中。他為這個計劃寫好了第一、第二樂章。但直到1822年,他才真正重視這部《第九交響曲》的創作。此時他還有《莊嚴彌撒》寫作在身。交響曲大部分都是在1822到1824年完成的。其實貝多芬最晚在1793年,就有為席勒1785年的《歡樂頌》譜曲的打算。而在1808年那場傳奇的音樂會上首演的《合唱幻想曲》,其變奏部分則已隱約露出「歡樂」的主題。但他將詩篇與交響曲聯繫在一起卻是1822年的事。本來他只打算為這首交響曲寫一個器樂結尾(這個器樂版本的素材就用在他的弦樂四重奏Op.132裡面)。但好像連他自己對這種標新立異的做法都感到不安。就是在交響曲首演之後,貝多芬還自問,究竟為交響曲加一個合唱的終樂章對不對。
1822年愛樂協會再一次聯繫貝多芬,並為後者提供50鎊,等於是購買一首交響曲的專屬權。貝多芬勉強接受。他在1824年4月完成該交響曲,並且將一份手稿寄往協會,並寫上「為倫敦愛樂協會而作」。但很明顯,貝多芬對這個「專屬權」的理解是英格蘭的專屬,所以他讓交響曲在5月7日在維也納卡特納托劇院(Kärtnerthor-Theater)首演,由米雪埃·翁勞夫(Michael Umlauf)指揮。貝多芬則坐在舞台上,在每個樂章開篇時給出節奏速度方面的提示。當天晚上,首先以《雅典的廢墟》序曲打頭陣,再是《莊嚴彌撒》的三部分,然後才是壓軸的第九交響曲。雖然樂隊的素質不是最好的(臨時拼湊而成的樂隊),但演出很成功,盛況空前。辛德勒寫道:演奏結束後,背向觀眾的貝多芬並不知道身後發生何事。這時,觀眾看到了最感人的一幕,一位獨唱演員卡羅琳娜·溫格(Caroline Unger)拉貝多芬轉過身,才讓他看到觀眾起立五次並瘋狂地在鼓掌。當時,即使是皇室夫婦出場,觀眾也只會起立三次表示敬意,而五次對於一位非受雇於皇室的人來說,是未有的。這甚至引來警方到達現場,去制止這種自發的致意。貝多芬深受感動。
交響曲在1826年8月付梓出版,並且題獻給普魯士的腓特烈·威廉三世。取得「專屬權」的英國則要等到1825年3月21日才能聽到交響曲。而且英國首演中,終樂章是用義大利語演唱的。
《第九交響曲》其首樂章的長度,只有《英雄交響曲》可與之一比。第一樂章是奏鳴曲式的快板,陰暗深沉又充滿轉折,起於朦朧的弦樂弱奏,終於特強的齊鳴。第二樂章是諧謔曲,但絕非玩笑之作,其諧謔曲部分甚至是一個完整的奏鳴曲式,包含了奮鬥、前進的意象;三聲中部則柔美懷舊。而第三樂章則是甘美的柔板,但結尾處卻出現了莊嚴的旋律。第四樂章,先是風暴一樣的開頭,然後前三個樂章主題重現,並被大提琴宣敘調陸續打斷,表示否定,而後是微弱的,來自遠方般的歡樂頌主題,高潮時,主題用樂隊全奏得以加強,然後才進入合唱部分。合唱部分大約用了席勒《歡樂頌》中三分之一的詩句,長度可比古典主義時期整個一部交響曲,編製是一個混聲四部合唱加上四位獨唱(SATB)。他們交替獻聲,頌唱人類的兄弟情誼。管弦樂色彩斑斕,起起伏伏充滿變化之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第九交響曲的原譜定為人類文化遺產。

《第九交響曲》之後的1825/26兩年,貝多芬集中精力創作弦樂四重奏,完成了12到16號5首作品,還有一部大賦格,而其中的最後一首弦樂四重奏Op.135,是貝多芬的遺作。但可惜天不予壽,1826年貝多芬在跟兄弟爭吵後回家,在路上他著涼了。1826年12月他帶著侄子去格內森道夫旅行,希望身體好轉。可惜旅行下來,他得到的卻是肺炎。後來加上慢性肝腸的疾病,又驚聞侄子試圖自殺的消息,使得他的健康迅速惡化。貝多芬在1827年1月3日立下遺囑,3月份健康明顯惡化。這一年他為肝硬化動了4次手術。在他臥床之時,醫生安德雷阿斯·瓦烏希(Dr. Andreas Wawruch)給了他75瓶藥。雖然後世並不知道藥方是什麼,但辛德勒說到,正是瓦烏希「用藥物摧殘貝多芬」,而貝多芬也對醫生失去信心。

        貝多芬作品風格的演變可分為三個時期 . 第一時期大約是在 1800 年 32 歲左右 , 純古典式的作品 , 跟海頓及晚年的莫札特風格相似 . 由於以鋼琴演奏家的身份名聞歐洲 , 故此多數是鋼琴作品 . 在這階段他了十一首鋼琴奏鳴曲 , 六首四重奏和降E大調七重奏 , 並完成第一首鋼琴協奏曲和交響曲。

        1801 年貝多芬獲悉自己即將失聰的消息 , 便放棄演奏的生涯專心作曲 . 並以1802年第二交響曲為他作品的第二階段揭開序幕 . 他在作品中開始表現自己獨特的風格 , 許多不朽傑作就是在這階段中完成 . 大約是 1802 至 1815 年間 . 這時期的作品逐漸脫離古典樣式 , 較偏向表達內在感情 . 貝多芬擴大了奏鳴曲式 , 在旋律與和聲上加入新手法 , 並嘗試以新方式組織管弦樂法 . 當中的某些作品如 " Moon Sonata " , " Fidelio " 等已可看出貝多芬有著強烈的浪漫派主義傾向。

        45 歲以後 , 他改用心耳作曲 , 並步入了第三時期 . 貝多芬開始回顧舊的音樂型式 , 並從海頓和巴哈的作品中溫故知新 , 此時貝多芬已進入純音樂領域 , 不再顧忌樂器或演奏者的限制 , 他所在乎的僅是在紙上和他的心耳間完成一種協調 , 突破古典型式 , 在保留合理邏輯性下任意使古典樣式變化 . 如第九交響曲中加入獨唱及合唱樂聲的部份 " 歡樂頌 " , 這是交響曲歷史上的創舉 . 而鋼琴奏鳴曲和弦樂四重奏也達到此典式的最高境界 , 沒有抒情意味或描寫意境 , 純粹是扣人心弦的靈性音樂 , 堪與巴羅克時期大師的傑作相提並論 .

  
        貝多芬的耳疾越來越惡化 , 到了 48 歲左右就已經完全聽不到 . 日常的會話均用筆談 . 晚年時期為了姪兒的事情煩惱不已 , 又為了生活到處奔波 , 曲子的作風與中期激烈有力者完全不同 , 代之而起的是簡潔而有深度的思想。

         貝多芬的一生中實在是失意到了極點 , 尤其是在戀情方面 響曲的人一定被其澎湃的感情所震攝 , 像這樣感情豐富的天才 , 生命裏當. 聽過命運交然是無時無刻充滿著愛情的芳香 . 貝多芬研究權威羅曼羅蘭曾說 : 貝多芬打從 20 歲至 50 歲的歲月中 , 沒有一個時期是心底不曾抱過 " 愛 " 的 . 只是 , 暴躁的脾氣 , 抱病的身體 , 加上嚴分階級的社會風氣 , 都使這位 " 戀愛線條粗且短 " 的豪邁漢子的戀愛有花無果 . 著名的 " 月光奏鳴曲 " 的女主角 , 伯爵千金朱麗葉塔 ; 擁有無比細膩感情的泰麗莎 . 馮 . 布倫斯威克 ; 至死前仍是貝多芬密友的約瑟芬 . 布倫斯威克 ; 燃起四十多歲的貝多芬的愛火的泰麗莎 . 瑪法蒂 ......以及更多更多的美麗少女......... , 貝多芬一次又一次地承受這些愛情的打擊 , 繼而譜出無數曠世的傑作 : " 月光奏鳴曲 " , " 春之戀曲 " 等等。

        在貝多芬去世後的第二天 , 人們在他的一個秘密抽屜內找到三封沒有署名 , 沒有收信人姓名 , 沒有日期的情信 , 現被稱為 " 給永恆愛人的信 " . 由於信裏沒有收信人的姓名 , 後世佷多研究貝多芬的學派都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 甚至演變成論戰 . 有人說是桂察第小姐 , 又有人說是和他訂過婚的泰麗莎 . 馮 . 布倫斯威克小姐 . 貝多芬的戀愛結果並沒有成功 ,   最終還是獨身而終 . 大家所熟悉的鋼琴曲 " 給愛麗絲 " , 本來是 " 給泰麗莎 " , 由於在出版時校對錯誤而一直錯下來 . 然而不管這位女性是甚麼人 , 我們應該注視的是在這位偉大的藝術家心中有股不滅的愛火 , 而且昇華至藝術創入之中 , 譜出無數扣人心弦的作品 .

       貝多芬在世時常被指為憤世嫉俗 , 脾氣暴躁 . 可是 , 有誰想過 30 多歲耳朵出現毛病 , 作為一個天才橫溢的音樂家 , 這是何其殘酷的命運 ? 為了掩飾耳疾 , 聽不見也要裝作聽見 , 而且也很忌諱別人談論耳朵的事 . 人們只知道他脾氣暴躁 , 極難相處 , 但又有誰體會到他內心的痛苦與恐懼 ? 貝多芬熱愛生命 , 熱愛人類 , 端看第九交響曲中的 " 歡樂頌 " , 若非有一顆熱愛世人的心及高尚的情操 , 又何能作出如此天籟 ?

        貝多芬是第一個獲得自由的藝術家 , 他曾說 " 要盡量做個正直的人 , 讓愛自由尤其高於一切 , 即使面對一位君主 , 也絕不出賣真理 ! " 也就是有了這種自由 , 貝多芬的作品才能脫離實用的曲式 , 而依憑內心深處湧現的靈感自由創作 , 使得每一首作品都有著獨特的個性 , 洋溢著撼動人心的熱與力 . 他的作曲技巧是可以分析的 , 但作品中蘊藏的力求量卻是無法言傳的 , 只有不斷的聆聽 , 才能體悟貝多芬的啟示 : 向命運挑戰 , 永不妥協。


        貝多芬酷嗜散步與飲酒 , 他在維也納森林和海里根修坦田園散步時捕捉了許多作曲靈感 . 不幸於拜訪弟弟約翰時染上了肺炎及黃疽 , 四個月之
後 , 這位曠世音樂巨匠便去世了 .  臨終前他所訂的葡萄酒才送來 , 『真可惜 , 來遲了 ! 』這句話便成為他最後的遺言。
貝多芬於 1827 年 3 月 26 日下午病逝 , 三天後葬在威陵墓地。


大事年表


西元
事蹟
1770
1216日生於萊茵河畔的蓬城(Bonn)
1778
舉行第一次公開鋼琴演奏會。
1782
發表了一套變奏曲和三個Sonata,配合著他高明的技巧,開始引發人們注意任風琴師
1783
改任鋼琴師
1785
完成C大調弦樂四重奏
1787
春季旅行維也納,與莫札特會面,少年的天才初被賞識
同年母親去世,家庭生活極度不愉快,此後,乃攜帶著貧困,苦痛語疾病踏上音樂之路。
1790
再去維也納,受教於海頓(Hydn),直到離開那裡為止
1794
離開維也納前往英國,不久就成為貴族們的上賓
1795
回到維也納,舉行首次音樂會,在音樂會中演奏了他的新作C大調鋼琴競賽曲.經過一段旅行演奏的生活之後,再去柏林在Freidrich Willelm二世面前演奏,受到異常的寵愛,貝多芬回贈他兩曲鋼琴與大提琴合奏的Sonata.
作品第一號的三首鋼琴,小提琴與大提琴的三重奏完成。
1796
獻給海頓(Hydn)兩首Sonata - 作品第二號也發表了在維也納語高明的鋼琴作曲家富力得立希.窐邁爾會晤聽說他後來又從名鋼琴家Steibet研究鋼琴,大獲全勝的成名鋼琴家. 此後,又完成了第一和第二交響樂,三首競賽曲,許多Sonata(包括OP.27)和著名的弦樂與大管樂器的七重奏在第一期的作品(OP.51),尚株守海頓語莫札特的傳統,為在Sonata的作品中,則漸露個性和獨特的風格。
1800
1月耳病加深,聽覺發生障礙,聽歌劇必須坐在前一排才能聽到歌聲
1803
完成英雄交響曲
1804
拿破崙宣布專制政體,就位皇帝,貝氏恨拿氏失節,憤而把英雄交響曲原稿撕毀,後來経友人勸說重寫而改獻於[理想的英雄]
1805
完成歌劇雷俄諾壘初稿
1806
[永久戀人]訂婚。
為雷俄諾壘的第二次上演寫了另一個序曲,名為[雷諾俄壘第三(Leonore No.3)]貝多芬曾為雷諾俄壘寫過兩個序曲,位改作過的(Fidro)寫過一個序曲,以雷諾俄壘第三為最偉大在熱情橫溢的期間,完成許多不朽的傑作,:
OP #57 熱情的Sonata
OP #78 F大調Sonata
第五交響曲-命運
第六交響曲-田園
第七交響曲和第八交響曲也是在此時孕育,1815年以前完成
1810
解除與[永久戀人]的婚約
1812
會晤歌德(Goethe)於波西米亞,當時歌德已是魏瑪的貴賓了,在他會晤之初,歌德一見他就看出他是一位內心充實的音樂家. 但前者嫻於世俗禮節而後者又是桀傲不屈,無法協調,終於沒有共識的分手了
1814
將雷俄諾壘重寫,改標題為費德路。
經濟稍微寬鬆,又擔負了照顧弟弟孤兒的責任
1815
直到此時為止,作品約到90. 弟弟去世,並領養九歲的姪兒卡爾
1816
耳病轉壞,聽覺失靈,迫不得已使用耳喇叭. 之後耳病更到達不可救藥的地步
1822
耳朵全聾,在此期間完成以席勒[歡樂頌]為張本的第九交響曲和D大調的彌撒曲
1826
完成最後一首弦樂四重奏 OP #135
1827
2/19日臥病。
3/26日於暴風雨中去世



名言語錄

我決心掃除一切障礙,我相信命運不會拋棄我,我恐怕需要充分估量自己的力量,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

即使對於藝術,也不必再對它掩飾你的耳聾。

我要向我的命運挑戰。

就在這兒我寫下了溪邊的景色,而在那邊,黃鸝、鵪鶉、夜鶯、杜鵑則在樹梢上和我一起寫作。

我只希望自己能給這個世界一些美好的音樂,然後就像一個老頑童一樣,在各位體面的先生面前了結塵世上的事。

若是為了更美麗的東西的話,任何規則都可以破壞

成名的藝術家反為盛名所拘束,所以他們最早的作品往往是最好的

凡領悟音樂的,便能從一切煩惱中超脫出來

我要扼著命運的咽喉,他休想使我完全屈服

哦!如果能把生命活上千百次,那該有多美啊!

對於平靜的生活,不!我覺得我已經不再適合過平靜的生活了

音樂應當使人類的精神爆發出火花

音樂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學更高的啟示,誰能滲透我音樂的意義,便能超脫尋常人無以自拔的苦難

音樂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會目的外,必須把美的東西作為自己的目的來探求,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

那些立身揚名出類拔萃的,他們憑藉的力量是德行,而這也正是我的力量

友誼的基礎在於兩個人的心腸和靈魂有著最大的相似

即使為了國王的寶座,也永遠不要欺騙、違背真理

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這絕對辦不到。生活是這樣美好,活它一千輩子吧!

即使是最神聖的友誼裏也可能潛藏著秘密,但是你不可以因為你不能猜測出朋友的秘密而誤解了他

智慧、勤勞和天才,高於顯貴和富有

我的藝術應當只為貧苦的人造福。啊,多麼幸福的時刻啊!當我能接近這地步時,我該多麼幸福啊!

把"德性"教給你們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錢。這是我的經驗之談。在患難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殺的,除了藝術以外也是道德

涓滴之水可磨損大石,不是由於他力量強大,而是由於晝夜不舍地滴墜。只有勤奮不懈地努力,才能夠獲得那些技巧

劃分天才和勤勉之別的界線迄今尚未能確定——以後也沒法確定

年輕人把受教育求進步的責任和對恩人及支持者所負的義務聯結起來,是最適宜不過的事,我對我的雙親做到了這一點

真正的友誼,只能基於相近性情的結合

對於富有才華和熱愛勞動的人來說,不存在任何障礙

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這絕對辦不到。生活是這樣美好,活它一千輩子吧!

苦難是人生的老師。通過苦難,走向歡樂

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決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奧!能把生命活上千百次真是多美!

不要懶懶散散地虛度生命

若是為了更美麗的東西的話,任何規則都可以破壞。

成名的藝術家反為盛名所拘束,所以他們最早的作品往往是最好的

凡領悟音樂的,便能從一切煩惱中超脫出來

我要扼著命運的咽喉

我未曾想過寫譜是為了名譽與榮耀。我一定要把內心深處的東西釋放出來;這就是我作曲的原因

竭力為善,愛自由甚於一切,即使為了王座,也永勿欺妄真理

我的藝術應當只為貧苦的人造福。啊,多麼幸福的時刻啊!當我能接近這地步時,我該多麼幸福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